上半年北京三农数据出炉!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.9万元

2023-07-27 18:15:13 来源: 北京日报客户端


【资料图】

7月25日,记者从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获悉,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产值44.9亿元,增长10.6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4元,同比增长7.5%。目前,411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已全部启动,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今年上半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为37.5万亩,同比增长37.2%;产量为13.4万吨,增长40.0%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5.8万亩,同比增长4.7%;产量61.5万吨,增长7.8%。

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亮眼的数据离不开一系列有力的举措。“近年来,北京加强耕地保护,严格落实‘田长制’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,提升耕地地力。同时,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‘菜篮子’责任制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积极创建高产示范方,建设89个粮食“百千万”示范区、50个“周年高产”蔬菜示范区、4个大豆高产示范区、3个花生高产示范区。今年粮食与蔬菜生产实现双增长,得益于针对旱情迅速开展了保粮措施,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、小麦“一喷三防”、菜田补贴、农机购置等惠农补贴政策,提高农民种粮种菜积极性。在蔬菜生产方面,研究制定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建设京内保供圈、环京合作圈和外埠可控圈“三圈协同”蔬菜生产供应体系,新认定环京蔬菜生产基地60家,累计达到130家。

据介绍,北京市正在深入学习运用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效:加快推进第三批美丽乡村建设,全市剩余的411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已全部启动,整村完工151个;扎实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任务,煤改电工程配电网建设已全面进场,房山、延庆和密云较往年提前3个月安装设备,已完成4340户;深入开展“百师进百村”活动,152个示范村乡村振兴策划方案全部编制完成,并通过区镇联审;加快推进2个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,房山区周口店镇项目基本完成,平谷区镇罗营镇项目全面开工、中期评估获得A等;持续开展休闲农业“十百千万”畅游行动,上半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收入17.4亿元,同比增长30.6%;接待游客1018.5万人次,同比增长55.5%。

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现增长态势。为促进农民增收,本市出台实施了农民增收20条措施,统筹20个市级部门明确123项年度任务清单。此外,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,稳定现有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对接帮扶关系,持续加强产业项目帮扶,225个村提前完成全年10万元的经营性收入目标。

“增产、增美、增收”是北京市“三农”发展的生动体现,这背后则是科技和改革的双轮驱动,在这方面,北京市持续发力,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,加快农业中关村和“种业之都”建设,积极打造农业科技强市;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、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、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;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,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,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培育“头雁”项目;加大金融支持“三农”工作力度,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,推动农业信贷担保基层服务网络建设;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,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。

标签: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上一篇:奋战当“夏”!武进高新区重大项目建设“掀”热浪